【专家说】
海通证券:本轮去库存始于2011年10月,目前处于主动去库存尾声。从行业看,采掘工业库存压力大,去库存才刚刚开始,原料工业库存预计仍需4-8个月的库存去化时间,加工工业预计仍有4个月左右的库存去化时间。
分析人士:原材料库存是领先性指标,反映生产厂商扩大生产的意愿;产成品库存是滞后性指标,是经济回落导致需求下行带来的库存积压。上半年原材料存货增长反映出企业对未来信心不足,开工生产意愿不强;而产成品库存的增长则反映出下游需求下滑明显,上市公司仍面临较明显的“滞销”问题。
业内人士:3季度是海内外传统工业淡季,下游产业大多会维持较低的开工率,库存较高,使有色金属价格承压,近期有色金属整体的震荡重心将以趋势性下移为主,尤其是
铜价。
【SMM评论】
目前,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下跌,显示中上游去库存仍在持续,但预计已经进入去库存“中场”阶段,但库存消化速度有所减缓。下游需求能否回暖将成为影响企业采购规模、库存水平的关键因素。
对于冶炼企业和贸易商而言,如果存货增多,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。特别是当存货中产成品数量大幅增加时,说明产品滞销,对经营会造成影响。当市场价格出现拐点后,大量存货将加大利润波动。尤其是经济增速放缓时,存货价格、产成品处于跌价状态,存货就成为“包袱”。
有色金属行业债务问题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表现更为严重,究根溯源,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大型基建项目成为三角债的源头之一。企业在贷款被拖欠的同时,也开始拖欠其上游企业的贷款,潜在的“三角债”危机已开始向上游企业蔓延。业内人士指出,如果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处置不当或企业大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,潜在的危机就有可能爆发